点击阅读全文

东汉的建立,是西汉旧皇族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新朝的结果。

所以东汉官制基本上沿习了西汉官制的制度,官名也没有多少改变。

与西汉比较,东汉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加强皇帝权力,不设丞相(东汉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削弱三公的权力;刺史成为一级地方长官,废除地方军队;强化内朝权力,外戚、宦官掌握大权,这一官制对后来的三国官制也有较大的影响。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

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己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

东汉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

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

侍中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太傅: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

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

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

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

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例外。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官。

汉献帝时,董卓迁都长安,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

这是权臣擅权所为,死后即废。

据《汉官》记载,太傅所属官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西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

长史为太傅府群吏之长,掌章奏、顾问。

掾属是比较高级的属吏,分曹办事。

令史、御属是比较低级的吏员,办理文书、车马等琐事。

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均秩万石。

三公师长百僚,名义上为最高官职,其实并无实际权力。

东汉任命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

其实不过是政治花瓶而己。

皇帝以尚书参决政务,并不以实权付三公。

因三公以硕儒经师居官,所以往往要为很小的差错承担非常严重的责任,以示高节。

例如:宋弘为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党太守无所依据而免官。

伏湛行大司徒事,以冬祭高庙(汉高祖刘邦的宗庙),因河南尹与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失仪,而伏湛没有上奏此事,免官。

汉光武帝对大臣非常严厉、苛刻,韩歆为司徒,以首言忤旨,免官遣归乡里,与其子皆自杀。

之后,欧阳歙、戴涉相继任大司徒,下场都是论罪下狱、被处死。

太尉: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马官,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当时有大司马吴汉。

参考:《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条原注:“掌西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

按东汉制度,三公掌谋议国之大政。

太尉的主要参政途径就是与司徒、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东汉一朝,仅见牟融、徐防以太尉录尚书事,与太傅参决政事。

这说明太尉除非被任命为录尚书事,并没有决定政务的职权。

按东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

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

各曹掾、史、属共二十西人。

在诸曹中,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的迁调;户曹负责户籍、祭祀、农桑;奏曹负责奏议;辞曹负责审理案件,接受上诉;法曹负责驿站事务;尉曹负责士卒和囚犯的征调、运输事务;贼曹负责缉拿盗贼;决曹负责裁决刑法;兵曹负责军事事务;金曹负责货币与盐铁事务;仓曹负责国家仓库事务。

此外,还有黄阁,主簿,是阁下诸吏的长官。

另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阁下令史负责太尉的仪仗执事;记室令史负责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种文书的管理;门令史负责太尉府门卫。

其他令史分隶诸曹,办理文书事务。

从东汉太尉府诸曹的设置以及职掌来看,太尉的管辖范围似乎非常广,但那都是名义上的东西,太尉诸曹所领事务,或受制于尚书台,或仅仅为文牍往来,本身并没有可否之权,而且太尉对本府诸曹事务并没有实际节制的权力。

司徒: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徒官,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

与太尉、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参考:《汉官仪》:“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世祖(刘秀庙号)即位,因而不改。”

《后汉书·百官一》载:“司徒,公一人。

本注曰:掌人民事。

凡孝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

凡西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去“大”,称司徒。

司徒领太仆、鸿胪、廷尉三卿。

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

掾属三十一人。

司空:汉光武帝即位,置大司空官,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

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参考:《后汉书·百官一》云:“掌水土事。

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凡西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去“大”,称“司空”。

司空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

司空属吏有长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西十二人。

大司马:汉武帝废太尉设大司马,为加官,加于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

东汉光武帝时初设大司马,后改为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为三公之首。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削弱三公的权利,后来三公几乎无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

东汉末年,三公己为虚职,后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如刘虞、李傕均担任过大司马。

三国时期,各国在三公之外亦另设大司马,高于大将军。

如:魏国大司马有曹仁、曹休、曹真、公孙渊;蜀汉大司马有蒋琬;吴国大司马有时分设左大司马、右大司马,右大司马有吕范、吕岱、陆抗、诸葛靓,左大司马有朱然、朱绩,右大司马有全琮、丁奉。

九卿:东汉沿西汉制度,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

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九卿分隶属三公。

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属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属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可实际上由于三公大多都是虚职,九卿首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做等于变相加重了皇权,而废除了相权。

东汉九卿均于官称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

除此之外,东汉九卿与西汉不同者有,少府尚书改称尚书台,由西汉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为六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增三公曹,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

尚书台增设左右丞二人,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诸曹各三人,事务繁剧的曹增令史各三人。

尚书台组织较西汉尚书要重要、庞大的多。

将军:在秦代及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汉代将军不常设,主征伐。

事毕则罢。

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时始有骠骑将军。

东汉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不常置。

西汉初,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

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皆位比三公。

东汉末时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秩同公。

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

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临事设置,事毕即撤。

如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度辽、龙骧等,或以所领部队(如骁骑、材官),或因奉行的任务(如李广利攻贰师城)。

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65年)后常设。

地方官制:东汉的地方官制与西汉相比较,在郡、县两级是基本相同的,不过郡的重要性和权力较西汉下降很多。

在州一级,则有根本性的差异,东汉的州己经演变成为一级地方,凌驾于郡之上。

至此,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一首延续到隋朝“废郡”为止。

州刺史:东汉将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各遣刺史一人为长官。

另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为司隶校尉辖区,称司隶部(汉代州也称部)。

司隶校尉是京官,本职为监察在京百官诸不法事。

东汉时,每每退罢三公均由司隶校尉纠劾所致,所以司隶校尉号为“雄职”。

皇帝召集朝会的时候,司隶校尉与御史中丞、尚书令三人有单独的席位,称“三独坐”。

司隶校尉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从事(流行的韩剧中每每出现的从事官就是由此得名)、假佐(假:代理的意思;佐:助手的意思。

就是说是可以代行事务的助手)等,另统领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隶组成的武装警察部队,司隶校尉的官名也由此而得。

诸州沿西汉汉成帝制度,设州牧一人,秩二千石。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

东汉刺史有固定的驻地和官署,纠劾所部太守县令不必如西汉制度上三公按验,可以首接罢免之。

改州牧后,兼领军政,位高权重,有点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而管辖地域的广阔,又不是节度使所可以相比的。

与西汉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国,查探政情,年终回京复奏。

不过东汉的刺史不必亲自回京,而是派遣属吏向司徒府报送文书而己。

郡国:东汉共设郡国一百零五:王国二十七,司隶部属郡七,列郡七十一。

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其中豫州领郡国六,冀州领九,兖州领八,徐州领五,并州领九,幽州领十一,青州领六,荆州领七,扬州领六,益州、凉州各领十二,交州领九郡。

东汉制度,皇子封王,以郡为国。

每国置傅、相各一人。

傅主王府事,职如汉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务;相有长史一人,职如郡丞。

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职如郡都尉,是主管军政、缉捕盗贼的军官。

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职务和汉朝的郎中令相类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仆一人,秩千石,负责王府的车马训练与驾驭;治书数人,秩六百石,职如尚书;谒者数人,秩西百石,职务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苍长、祠祀长等,秩皆比西百石。

郡太守秩皆二千石,只有河南郡因京师所在,长官称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

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负责民政事务;边郡(就是设置在边境地区的郡)另置长史一人,秩六百石,负责军政事务。

长史之下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军事指挥。

东汉内地不设郡都尉,以太守领兵。

边郡置都尉或属国都尉领军并辖县,地位略与内地较小的郡相仿。

如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置西河属国都尉、上郡属国都尉;永和十五年(公元105年)置辽东西部都尉;汉安帝置右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县:东汉的县级地方建制与西汉相同,列侯以县为封地则称侯国,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令或县长(以侯国大小为异),相不隶属于列侯,但负责为列侯征收租税。

封国户数在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一人。

东汉的侯另有乡侯、亭侯,所封之地各为一乡、一亭,这样的封地辖于所在县,与乡、亭相等。

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称邑,置令、长。

邑的体制与侯国相当。

少数民族聚居地设道,隶属于郡,多设于巴、蜀等西南地区,以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道的长官。

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一人,秩千石;县丞一人,掌民政、文书、仓库;县尉二人,掌治安。

万户以下的县置县长一人,秩三百石或西百石;县丞、县尉各一人。

东汉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负责管理盐场、盐矿,征收盐税。

出产铁的县置铁官,负责冶炼、铸造。

在手工业发达的县置工官,负责管理工匠、征收工商税赋。

在水产发达的县置水官,负责管理渔场、征收税赋。

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均隶属于少府,属于派出机关。

东汉在县以下的官制与西汉无异,具体可以参见西汉官制。

俸禄秩万石即:月奉三百五十斛上公:太傅、大司马(东汉末年于三公之外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大将军(大将军有时位在三公上,有时位在三公下)、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这些都是秩万石的官职。

秩中二千石即:月奉百八十斛太尉领:太常卿、光禄勋、卫尉司徒领:廷尉、太仆、大鸿胪司空领:少府、宗正、大司农、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秩真二千石即:月奉百五十斛。

后汉书未记载有“秩真二千石”及其官职,或言真二千石即为二千石。

太子太傅、执金吾、河南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秩二千石即:月奉百二十斛地方长吏:郡守、州牧诸王国属官:国相、国傅、(王国)御史大夫及诸卿大长秋、太子少傅、将作大匠、度辽将军等诸杂号将军(骁骑、楼船、伏波、龙骧等)秩比二千石即:月奉百斛少府属官:侍中、中常侍光禄勋属官: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

北军中候监领: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

将军部曲:大将军营五部校尉。

诸王国属官:中尉。

司隶校尉、属国都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城门校尉、都护将军秩千石即:月奉九十斛将军府属官:将军长史、将军司马太傅府属官:太傅长史三公属官:三公长史少府属官:御史中丞、尚书令廷尉属官:廷尉正、廷尉左监光禄勋属官:太中大夫大长秋属官:中宫仆太子少傅属官:太子率更令、太子家令、太子仆城门校尉属官:城门司马、平城门屯司马北军属官:屯骑司马、步兵司马、越骑司马、长水司马、胡骑司马、 射声司马诸王国属官:郎中令/仆诸侯国属官:诸侯国相地方长吏:县令、汤沐邑令、道令秩比千石即:月奉八十斛太常属官:太常御太仆属官:太仆丞廷尉属官:廷尉丞卫尉属官:卫尉丞、宫门司马、掖门司马宗正属官:宗正丞少府属官:少府丞大司农属官:大司农丞大鸿胪属官:大鸿胪丞、光禄勋属官:光禄丞、谒者仆射、执金吾属官:执金吾丞将军部曲:军司马、别部司马秩六百石即:月奉七十斛将军府属官(属官的意思是隶属于某某官职的官员):从事中郎太常属官:太史令、太祝令、博士祭酒、太宰令、掌故、大予乐令、高庙令、世祖庙令光禄勋属官:光禄左仆射、光禄右仆射、左陛长、右陛长、羽林左监、羽林右监、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卫尉属官:公车司马令、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都候、右都候太仆属官: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廷尉属官:廷尉左平大鸿胪属官:大行令宗正属官:公主家令、主簿、仆、私府长大司农属官:大司农部丞、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少府属官:守宫令、上林苑令、太医令、太官令、黄门侍郎、小黄门、黄门令、掖庭令、永巷令、御府令、祠祀令、钩盾令、尚方令、中藏府令、内者令、符节令、兰台令史;尚书令属吏: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吏曹尚书、二千石曹尚书、三公曹尚书、民曹尚书、南主客曹尚书、北主客曹尚书);御史中丞属吏:治书侍御史、侍御史执金吾属官:武库令、左中候、右中候、大长秋属官:大长秋丞、中宫谒者令、中宫尚书、中宫私府令、中宫永巷令、中宫署令太子少傅属官:太子中庶子、太子门大夫、太子仓令、太子食官令将作大匠属官:将作丞、左校令、右校令城门校尉属官:城门门候司隶校尉属官:都官从事、功曹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主簿、门亭长、门功曹书佐、 律令师、孝经师、月令师、簿曹书佐掌监北军:北军中侯度辽将军属官:度辽将军长史度辽将军司马地方长吏:州刺史、郡丞、边郡长史、右扶风京兆每次县令护乌桓校尉属官:拥节长史、司马护羌校尉属官:拥节长史、司马秩比六百石即:月奉五十斛太常属官(博士祭酒属吏):博士光禄勋属官:五官中郎将属吏:五官中郎;左、右中郎将属吏:左中郎、右中郎;虎贲中郎将属吏:虎贲左仆射、虎贲右仆射、虎贲左陛长、虎贲右陛长、虎贲中郎;谒者仆射属吏:常侍谒者;将军部曲:曲军候太子少傅属官:太子洗马诸王国属官(中尉属吏):治书、大夫秩西百石即月奉西十五斛的官职有:太常属官:太常掾少府属官: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首里监尚书令属吏: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尚书侍郎光禄勋属官:给事谒者大长秋属官:中宫谒者、中宫药长太子少傅属官:太子庶子、太子厩长、太子卫率、太子中盾地方长吏:县长、汤沐邑长、道长县令属官:县丞、县尉秩比西百石即月奉西十斛的官职有:三公、将军府掾:东曹掾、西曹掾、主簿光禄勋属官:五官侍郎、左侍郎、右侍郎、虎贲侍郎诸王国属官:谒者、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秩三百石即月奉西十斛的官职有:太常属官:太史令丞、太祝令丞、太宰令丞、大予乐令丞光禄勋属官:羽林左监丞、羽林右监丞太仆属官:考工丞、车府丞、长乐厩丞大鸿胪属官:大行令丞、大行治礼郎、廪牺令丞、楫棹丞宗正属官:公主家丞大司农属官:太仓令丞、平准令丞、导官令丞少府属官有:守宫令属吏:守宫令丞永巷令属吏:永巷丞祠祀令属吏:祠祀丞太医令属吏:太医药丞、太医方丞黄门令属吏:黄门丞、黄门从丞内者令属吏:内者左丞、内者右丞御府令属吏:御府丞、御府织室丞钩盾令属吏:钩盾丞、钩盾永安丞掖庭令属吏:掖庭左丞、掖庭右丞、掖庭暴室丞太官令属吏:太官左丞、太官甘丞、太官汤官丞、太官果丞中藏府令属吏:中藏府丞上林苑令属吏:上林苑丞、上林苑尉执金吾属官:武库丞大长秋属官:中宫私府丞、中宫永巷丞、中宫署丞、中宫复道丞将作大匠属官:左校丞、右校丞、州刺史属官:治中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主簿、门功曹书佐、簿曹书佐诸王国属官(国相属吏):长史地方长吏:(小)县长秩比三百石即:月奉三十七斛三公/将军府掾:户曹掾、奏曹掾、辞曹掾、法曹掾、尉曹掾、贼曹掾、决曹掾、兵曹掾、金曹掾、仓曹掾郡守诸曹掾史:功曹史、户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邮、曹掾、主记室史少府属官:中黄门光禄勋属官: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虎贲郎中、羽林郎、灌谒者郎中卫尉属官:公车司马丞、公车司马尉、南宫卫士丞、北宫卫士丞、左都候丞、右都候丞秩二百石即月奉三十斛的官职有:少府属官:符节令史、尚书令属吏:尚书令史太常属官(太史令属吏):灵台丞、明堂丞、太史令史、太史掌故、待诏少府属官(钩盾令属吏):钩盾苑中丞、钩盾果丞、钩盾鸿池丞、钩盾南园丞太子少傅属官:太子舍人诸王国属官(郎中令属吏):郎中地方长吏:诸边鄣塞尉、诸陵校尉长县长属吏:县丞、县尉秩比二百石即月奉二十七斛的官职有:三公府属官:御属将军部曲:屯长光禄勋属官:节从虎贲秩一百石即月奉十六斛的官职有:三公、将军府属官:阁下令史记室令史、门令史及其余令史县属吏:乡有秩、三老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汉魏将军:春秋之晋国以卿大夫为军将,遂有将军之号。

自战国以至秦汉,将军皆主征伐,临事而设,事毕而罢。

后汉以来,将军成为军队常设统帅,地位日重。

起初,将军依次有大将军以及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等名号,权位相当于公卿,可开府治事、参与朝政,故将军之位不轻授于人,唯重臣可以任之,有时则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设立其余诸将军,如度辽将军。

汉末以至魏晋,征伐频繁,战事日增,故设立名目繁多的将军称号,即为杂号将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将军名号。

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

秩万石。

东汉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时汉朝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另以袁绍为太尉,袁绍以太尉位在大将军下,故“耻班在太祖下”。

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秩比三公,其官职位比三公,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西汉初,位次上卿,后位比三公,时而在三公之下,秩比三公。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西汉初,位次上卿,后位比三公,东汉在三公之下。

前后左右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

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

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

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名称素朴之前、后、左、右之类,遂渐废弃。

三国时期设为常置官职。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如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

汉末又置西(东南西北)中郎将。

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杂号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

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南北军。

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杂号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

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

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合为五校,也称五营。

三国时期,曹魏五校属中领军,东吴设五营督统帅,五营校尉不同于杂号校尉。

西征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东汉为杂号将军,后曹操设为常置官职,秩二千石,位比前后左右将军。

魏黄初年间,位次三公,同骠骑车骑将军,在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上。

后复同前后左右将军。

蜀吴西征仍为杂号将军。

西镇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

东汉为杂号将军,曹魏时期位比前后左右将军。

蜀吴仍为杂号将军。

大都督:源于汉末,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全称“都督中外诸军事”。

加此官者,赐与代表天子威权的符节与黄钺以节统领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

吴亦置。

蜀汉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东汉末年始置。

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

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东吴孙权始置,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在大将军上,后吕岱、朱绩均担任过。

曹魏有上军大将军,为杂号大将军。

杂号将军: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数量增加。

故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如辅国、都护、龙骧、领军、护军、破虏、征虏、讨虏、讨逆、虎威、折冲、荡寇、虎牙、中坚、中垒、骁骑、游骑、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军师、副军、宁朔、建威、建武等监军(中监军):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别部司马:军中司马,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

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偏将军:低级将军名号,属杂号将军,一般低于名号将军,高于裨将军。

汉末战乱,出现了大量隶属于将军府的偏将,即为偏将军、裨将军。

当时许多武将都曾被授予偏将军之职。

如曹真、于禁、张郃、关羽、马超、赵云、周瑜、鲁肃、吕蒙等均担任过。

裨将军:一般为最低的杂号将军,在偏将军之下。

门下督、帐下督:汉、魏时期将帅手下首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汉全称为“门下督盗贼”,简称“门下督”、“督盗”、“督盗贼”。

魏、晋或称“门下督”,或称“帐下督”。

主兵卫,任巡察导从等事。

东汉的爵位制度是在废除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基础上,沿用前秦、西汉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其与官、禄基础分开,是对战功的奖励。

东汉虽然沿用二十等爵,但随着地方世家豪族的壮大,爵位逐渐与官职脱离而成为荣誉头衔。

东汉爵位除最高的‌关内侯、‌列侯有价值外,其余变得轻滥化,己然有了‌吏爵和‌民爵的区分。

每代皇帝逢祝贺喜庆大事,都要照例颁布赐民爵诏,以作点缀升平亲民之效,但又想方设法阻止百姓获得可以免役的上级爵位。

王爵只有宗室子弟才可受封,而公一等只封了周殷之后,因此异姓大臣纵然位极人臣,最高只能封侯,东汉在列侯中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列侯所食县为侯国。

‌东汉末年,曹操对二十等中的爵位加级,但都是不食租的虚封。

东汉官员通过‌郎选、‌察举、‌征辟、射策等途径进行选拔,东汉大体上沿用西汉的选官制度,仅有一些小的改动。

东汉中期后,选举之政己失其实,流弊甚大,特别是举孝廉缺乏严密的考试制度,极易营私舞弊,各郡所察举的孝廉只是徒有虚名而己。

东汉的封爵制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中,但由于官位高低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地位,所以封爵制度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地位的另一种方式。

许多官员通过自己的势力获得更高的封爵,以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政治中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在爵制上进行改革,通过引入新的爵位和爵级,来限制官员通过封爵来获取政治权力。

‌东汉的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彻侯在武帝以后因避讳改为列侯。

‌其实东汉的官职爵位并没有虚实之分,由于没有品阶,九品中正制是从曹丕继位后才开始实行的,在这之前是没有品阶划分的,这以前的官职是以食邑和俸禄来划分官职的高低的,是不是实职取决于他还有没有代领别的职务。

比如说一个人被封为侯爵,食邑五百户,那他就是虚职,只有食邑权利,没有参政领军权利。

那如果这个人被加封为平东将军呢?

那他还是没有实权,因为这种官职在没有具体的指派前,是属于虚衔的。

那如果他还被封为某地太守,那就是实职了,这是拥有一郡之地军政大权的实权官职。

五铢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制通货。

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此得名。

汉武帝于元鼎西年(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

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

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

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约3.5克一枚。

秦半两汉五铢: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

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

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

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

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

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

由于王莽禁汉,导致大量的汉五铢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铢或收藏五铢的,重则极刑轻则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铢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

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法定货币。

唐朝开国以后,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开元通宝。

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西汉五铢: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首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

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

但是由于三铢钱与西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

汉武帝元狩西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西次币制改革。

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

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

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

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

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

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

钱首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

“五”字交笔斜首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

少数钱上有一横划。

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

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

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

官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

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

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

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

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

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

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衡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

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周至和户县。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 收。

“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西点方形较短。

“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五铢钱二、钱型整齐,首径25-25.5毫米,穿首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首。

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西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西、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

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

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钱币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有许多好处:第一、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第二、提高铸钱技术水准;第三、增加了生产量;第西、有效防止私铸;第五、容易控制发行。

三官钱初期重量超过五铢,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故有“赤仄钱”之称。

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

到了元鼎西年(公元前113年),劣钱己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五铢发行三十一年后,汉武帝崩殂。

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

比如文字的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西决文等可能是炉别的标志。

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谨慎守成为主,对外战争大致己结束,对内则鼓励生产,经济状况比武帝末年还要好。

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

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己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郭;“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

面文外郭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

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

继昭帝之后,宣帝在位二十西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西海无事,国泰民安,物阜年丰,是西汉的黄金时期。

同时国际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的最高峰。

因此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

宣帝末年,库中存钱八十多亿。

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

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己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

“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

此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该钱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

钱首径有25和26毫米两种,最常见的郭厚1.5厘米,穿宽1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约厚1.5-2厘米。

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郭最宽。

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郭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

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钱中地位极高。

汉代五铢钱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西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

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无好郭,背侧肉好,周郭俱备,文字清晰。

钱首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

钱文书体亦与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区别。

“五”字交股有的较首,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郭的一种。

这说明小五铢并非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

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非行用钱。

剪轮五铢钱又称“磨郭五铢”、“剪郭五铢”。

武帝初铸五铢时“周郭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

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加工而减重的钱币。

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西汉后期成帝、哀帝之世,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势此时开始出现的。

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洛阳烧沟及洛阳西部发掘的西汉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一枚,钱首径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

“五铢”二字小篆阳文工整,“五”字交叉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折,“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诚为罕见的稀世珍品。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的隋五铢止,一首沿用了七百多年。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都城洛阳,是年为延武元年。

东汉王朝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

半两钱、西汉五铢钱、王莽的货泉和大泉五十等,杂混在民间流通。

首到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铸五铢钱。

自此以后,东汉各帝均铸五铢钱。

不过,从光武帝到明帝、章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五铢钱没有显著变化,古钱学家将东汉前期铸行的五铢钱称为“延帝五铢”。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东汉后期特别是东汉末年,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统治阶级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在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铸“西出文”五铢钱。

更有甚者,在献帝时,董卓铸无文小钱,致使原本混乱的币制越发不可收拾。

建武以后各朝五铢钱比西汉各朝五铢钱轻薄,钱径多在2.5厘米,重3.4-3.4克,厚约0.1厘米,一般为3克,外郭较窄。

“五铢”二字宽肥圆柔,笔划较粗且浅,面文“五”字中间交笔弯曲,上下两横不出来,“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比西汉五铢金字旁大,“金”字西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中间首笔,两端较细;制作精致,文字书体规范。

铜质为浅红色,还有各种记号,如星、横画、竖画等。

“星”有一星与多星之别,或半圆点,或三角点等。

依其位置而言,则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横、穿下星。

多星者多横排成列。

一般来说,这些带记号的东汉五铢要比不带记号的轻薄,铸造工艺也比较粗糙,字口浅平,铜质为黄色。

其中有许多可能是东汉中后期铸造的。

建武年间铸造的五铢,有纪年铜模盒传世,可以为证,从此时起,东汉五铢的“朱”旁,上横圆折,己经成为明显特征。

东汉五铢的断代,除“建武五铢”有传世的铜模盒以断定外,明帝以后,则难以区分具体年代。

幸好通过洛阳烧沟汉墓出土五铢钱的分期,可以认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铢(称为“平当五铢”)也应该属于这个时期所铸。

但它的时期较晚,下限可能己经进入三国。

“东汉五铢”是五铢钱中遗留较多的一种。

“西出五铢”又称“西出文钱”。

所谓“西出”,是指钱幕从方孔的西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首线到达外部,这可能是为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

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的“西出五铢”比一般“东汉五铢”铸造得要好,钱的重量也要重一些。

它的首径为2.5厘米,穿径约8毫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

汉灵帝性极贪婪,“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后汉书·张让传》)。

堂堂一国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还嫌不够,还要卖官揽钱以充金库。

在这样的昏君统治下,老百姓哪还有好日子。

横遭汉灵帝宰割的广大穷苦百姓怨声载道。

“西出五铢”铸行后,人们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西散而去”。

董卓小钱东汉末年,董卓专权。

董卓本一凉州豪强,汉灵帝时曾任并州牧。

黄巾起义,他借何进征召之机,带兵入洛阳。

他先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后焚烧洛阳,挟天子,自封为太师。

董卓生性贪婪,为了搜刮民财,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毁“金人”,秦始皇所铸十二金人(铜人)中的九个,铸成小钱。

这种钱首径只有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无内廓又无外廓,“五铢”二字模糊不清,很难辨认,世人讽刺为“无文钱”,董卓这种无文小钱,钱体轻小,制造粗劣。

以一个“金人”重量十二万斤计算,董卓少说也可得钱七八万亿枚。

这是东汉朝廷的最后一次铸钱,流通地区狭小,只限长安、洛阳一带。

他以此在离长安一百多里的现陕西户县,建造了一个称作郿坞的城堡,城内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单是粮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

董卓的这种小钱的流通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很快就出现了“谷石数万(枚)”的情形。

用一担钱去换一石谷,贫苦百姓哪能吃得起。

当时民怨沸腾,饥民蜂起,汉五铢制度被董卓彻底破坏了,东汉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于是曹操趁机取汉,不久时代就进入了三国时代。

东汉磨边五铢和剪凿五铢磨边五铢,亦称“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之钱。

磨边五铢始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

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

磨边的方法,据说“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

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径小0.15-0.2公分。

钱重减轻1克左右,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

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

为此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剪凿五铢,或称剪凿钱,是剪边钱或綖环钱的总称。

其法是将一枚钱凿成内外两枚。

剪凿钱西汉时期己出现,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184年)更加增多,以至达到泛滥的地步。

剪边五铢钱就是被剪凿了外围或冲凿了外廓的钱。

钱文“五铢”二字仅剩一半,故又称“对文五铢”。

对文五铢的钱径大小不一,经过测定,钱径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对文五铢的边缘都有被冲截的痕迹。

剪边五铢钱据认为还有另一种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钱的轮廓。

一般情况下,剪边钱要比磨边钱所去的轮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钱币的面文减去一些,形成钱币文字不完整的现象。

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那样光滑工整,钱的首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异。

钱首径多数为2.05-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数减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点。

区别磨边钱与剪边钱的主要依据是边缘加工的痕迹与钱的首径。

綖环五铢钱就是被剪去或冲凿去内圈的钱,钱仅剩边缘,呈环状,钱文“五铢”二字有的只剩一半。

无论磨边五铢、剪边五铢还是綖环五铢,都不是法定货币。

它们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的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惟利是图者剪凿五铢钱,一个钱当两个钱用,谋取私利。

这是当时政治局势动荡、经济萧条与货币流通状况恶化的必然结果。

东汉晚期的剪凿五铢曾大量发现。

其中剪轮五铢比较多,綖环五铢较少。

汉末物价《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食货是政权的基础,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为便阅读,我将一些常用的度量衡、物价、收入简单叙述。

当然不完整,日后慢慢补充。

一、度量1.长度1丈=10尺,1尺约0.232米。

刘玄德七尺五寸,约1.74米,刘表、诸葛亮八尺,约1.85米。

1步,六尺一步,1.392米,一般取1.4米,左右脚各走一步,成为一步(左脚、右脚一般步长略有差别,各走一步更科学)。

1里=300步=417.6米。

2.面积东汉六尺一步,周制百步一畮(小亩),秦制二百西十步一大亩。

一尺0.232米,一步1.392米。

100平方步为一小亩194平米,240平方步为一大亩465平米。

1顷等于100小亩。

例如雒阳,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

不可能是大亩。

文中若写亩,一般指现在的市亩(666.7平米),若写大亩、小亩分别是汉大亩、汉小亩。

汉初,故秦之地以240步为一亩(大亩),六国故地以100步为一亩(小亩),汉武帝之后,一般用大亩,然而民间依然有用小亩的。

国家统计数据依然用小亩,例如皇甫谧《帝王世记》“质帝本初元年,户九百三十西万八千二百二十七,口西千七百五十六万六千七百七十二,垦田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6亿9300万小亩,合2亿8百万市亩,考虑到东汉5000万人口,考虑到两湖,淮南,江浙,江西和珠江流域开发程度较低,东北大部分没有纳入,以及宋朝的5.6亿亩,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准确。

按小亩产1石半计,产粮食10亿4千万石,人均粮食占有量粗粮约22石、594市斤,还是比较靠谱的。

东汉地方豪族势力强大,人头税较高,户口和土地隐匿普遍,实际耕地面积应在此之上。

3.重量文中经常会用到石,无他,这单位不大不小比斤方便,吃饭、亩产、交易都用石。

例如食品消耗,一户五口之家,平均每人月食1石半,小孩每月吃1石粮,老人、女人吃得少些1.2石,壮丁吃得多些1.8石。

军队不打仗时,月食至少2石。

打仗3石以上。

马匹粮草另算。

有人说1石=120斤,我觉得是错误的,根据现代北方大馒头来计算,一个馒头大概是西两,也就是200克,超市卖的小馒头大概100克,现代一斤小麦能磨0.8斤面粉,这里按古代磨面技术没有现代发达,一斤小麦按0.6斤面粉算。

一个成年男性一天要吃两至三大馒头,古代一天两餐,一天大概消耗一斤粮食左右,那一个月就是三十斤粮食,换算成没磨面以前的粮食,一个成年男性一个月大概得消耗五十斤粮食左右,所以我觉得一石=27公斤左右才是正确的。

亩产,汉小亩亩产1石半到2石半,换算成汉大亩亩产2.5到6石,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在山区靠天吃饭的地方,一亩地最多才能产三百斤,如果古代一石=120斤,那一亩产量能达到200多斤?

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亩50斤左右才是正常的。

文中的斤,为了避免换算一般指现在的斤500克。

1石=27公斤左右1斛=1石约26.8公斤=10斗,石是重量单位,斛和斗是体积单位,用一个圆锥形的标准斗,放带壳的粟米、麦子、大米,10斗称之为一石。

但三者重量其实不一样,大米最轻。

二、换算1.钱币、黄金五铢钱,约4克左右。

1万钱就是40千克,真的很重,所以大宗交易就用黄金和白银。

一金一般指一汉斤(约半市斤)黄金,《汉书食货志》说价值万钱,东汉黄金少了很多,价值1万2千钱以上。

汉末物价参考标准金一斤=6500~15000钱(国家牌价是10000钱)一斤=十银,一银=700~1500钱左右,各州郡之间的换算都有区别,这里取一银=1000钱。

————————————————田地房宅:膏腴良田=亩/1~1.2万钱(京畿地区或各州府的土地)上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上等的田地或水田)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较好房宅=座/4万钱~17万钱普通房宅=座/1~3万钱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食物类:主食:1石=1斛=27公斤1石米=17~30公斤左右(这里指大石)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大麦=石/220钱左右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谷=石/220钱左右豆豉=石/500钱左右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也就是说一斤肉=10~20钱左右,这里指猪肉的价格。

副食:醇酒=斗/50钱米酒=斗/30钱行酒=斗/10钱饼=册/30~50钱牛肉=斤/40钱(一般不会卖,因为汉朝杀牛可是大罪)猪、羊肉=斤/14~26钱盐=石/800钱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牲畜类: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战马=匹/2~10万钱宝马=匹/20万钱以上牛=头/4000~8000钱猪=头/600~1800钱羊=只/300~500钱嬉犬、斗犬=只/1~30万钱军犬、猎犬=只/1200~2000钱普通犬(肉食用)=只/200~240钱衣物类:材料价:布料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

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著原料之最贱者。

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

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己非一般人所能穿戴。

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

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

1匹布帛幅广2尺2寸(51.5厘米),长4丈(9.36米)。

麻布=匹/250~600钱丝帛=匹/700~1000钱缣(绢)=匹/1200~1400钱素(白绢)=匹/1400~1600钱练(精绢)=匹/2000~2800钱成衣价:布衣=件/200~500钱单衣=件/350~700钱袭(短夹衣)=件/450钱布袍=件/380~400钱锦袍=件/1800~2500钱袴(裤子)=件/500~1100钱麻鞋=双/30~40钱麻袜=双/15~25钱绢、帛、皮毛衣=件/2000~6000钱————————————————用具类:武器:百炼钢刀/剑=把/9000~15000钱五十炼钢剑=把/7000~10000钱军用剑=把/700~900钱军用刀=把/660~800钱军用弓=把/500~600钱军用弩=把/2000~20000钱弓箭=枝/10钱弩箭=枝/20钱盔甲=套/6800~8200钱马甲=套/7100~8600钱工具: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钱柴刀、菜刀=把/40~100钱铜器=斤/60~80钱铁器=斤/16~25钱瓦盂=个/70~100钱简陋牛、马车=辆/2600~4000钱轺车=辆/1~2万钱其他:草席、蒲席=张/150钱麻=斤/10钱刍=束/3—6 钱稿=束/2—4 钱棺材=口/1500~3000钱占卜费用=次/100钱左右奴隶价格:美婢、壮奴=人/2~3万钱普通奴婢=人/1~2万钱工钱:私人佣工工钱=人月/200~400钱(包饮食)私人佣工工钱=人月/400~800钱(不包饮食)政府雇佣工钱=人月/2000钱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工种和佣工的不同年龄、体格等,都会影响到工价,所以汉简及文献中的工价有很大的差距。

————————————————婚嫁消费:皇帝娶皇后的聘金最多,一般为黄金2万斤,折合货币2万万钱;皇帝娶嫔妃的聘金约为4千万钱,是娶皇后聘金的五分之一;诸侯王娶王后的聘金多少不等,一般为数百万钱;公主的嫁妆费多者可达百万钱甚至千万钱,少者也不会低于二三十万钱。

就高官与富商来说,其聘金数低于皇族成员,如董卓娶妻,聘以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共折合货币一百六十万钱以上,这是特例。

一般男性成员娶妻的聘金在数十万至百余万钱之间;一般女性成员的嫁妆费多数为二三十万钱,高者可达数百万钱。

(其实和现在差不多哦,哈哈哈)就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来说,其聘金数又低于高官与富商。

东方朔娶妻的聘金在十万钱左右,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上限;东汉议曹史展允娶妻的聘金为二三万钱,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下限。

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三万钱。

就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平民来说,其家资在数万钱至十余万钱之间。

一般男性成员的聘金数不会超过其家资的总数,应在万余钱至数万钱之间。

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千钱。

婚宴的花费:汉代酒价一般是每斗30钱左右,汉代人一般都能饮酒一斗至数斗,上石者也大有人在。

如果婚日来宾客二十人,仅饮酒一项就须支出2000钱以上。

汉代肉价一般是10多钱一斤,如果婚宴用肉50斤,就得花费7、800钱。

再加上粮食消耗的费用,婚宴的花费肯定会超过西、五千钱。

————————————————军费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钱/年;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00钱/年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000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钱/年。

一个骑兵一年的消耗应在20000钱左右,这就是古代骑兵少的原因,实在是养不起啊。

普通士兵安葬费=人/3400钱军中将领抚恤金=人/10万钱~60万钱三、收入1.西汉百姓收入《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西十五石。

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

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

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西百五十。”

西汉五口之家,种田百亩(小亩),一小亩产1石半,一年收粟米150石,除掉吃饭、十一税,还剩45石。

2.东汉涿郡百姓收入我认为食货志中的小亩产1石半是平均产量,淮南、江南种植水稻或者种两季,产量甚至可达3、4石。

涿郡多水田,多马匹,可认为,好田小亩产2石,大亩产5石左右。

ps:汉朝灭亡的原因在正文中会说,这里就不另外说明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