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浅谈隋唐,尽数两朝天骄》,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杨坚李世民,文章原创作者为“石望予”,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于是左右仆射便成了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其中以左仆射为重。下设的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为尚书省的核心功能部门,每部设立尚书一人。于是左右仆射和六部的尚书便构成了尚书省的领导核心。读到这你可能会想,宰相去哪了?隋朝的宰相是由三省的最高长官共同担任,共同行使职权...

浅谈隋唐,尽数两朝天骄

阅读最新章节

就在杨坚登上帝位不久,就已经开始了他酝酿许久的官制改革计划,他宣布废除北周官制,恢复汉魏旧制。

申国公李穆和邓国公邓炽,这两位可都是德高望重的北周老臣,杨坚也没有亏待他们,封他们分别为太师,太傅。任国公于翼出任太尉,令郢国公出任司徒。听着都不错吧,出任的都是三师三公,但在此时的三师三公,都是殊荣而已,有名无实,并没有实际权利,看似把北周老臣都晋升了,实则杨坚根本对他们不放心,把权力收回了。

那么权力去哪了?而真正的权力都在三省手中,人们所熟知的三省六部制,即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原为中书省,为了规避杨坚之父杨忠名讳才改为内史省的。内史省的主要功能职责是起草诏令,具体由内史监和内史令负责。门下省主管的是审核召令,设立最高长官纳言,而尚书省则是执行召令,是隋朝的最高的权力机关,设立最高长官尚书令一人,由于尚书令位高权重,算是一人之下了,所以除了隋朝隋炀帝时期,杨素曾短暂的担任过一段时间外,在隋唐时期,这个职位一般空缺,宁缺不授。于是左右仆射便成了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其中以左仆射为重。下设的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为尚书省的核心功能部门,每部设立尚书一人。于是左右仆射和六部的尚书便构成了尚书省的领导核心。读到这你可能会想,宰相去哪了?隋朝的宰相是由三省的最高长官共同担任,共同行使职权。在这机构下,领导机制宰相制彻底的代替了秦汉时期的个人开府宰相制,三省的宰相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宰相的权力得到有效削减,从根本上扼制了宰相专权现象的出现,从而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非常深的“三省六部制”。

在这种制度下,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隋朝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前,这一制度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与朝廷契合度相当高呀。因此这一制度展示出了它极其强大的一面,唐朝建立后,直接照搬不误,而且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清末可见其制度的优越性,兼容性。

国家部门设立完备,下面是最感兴趣的人事任命环节,究竟谁会被赋予重担,出任三省的最高长官?我们拭目以待。就在所有人都翘首以待,期盼着泼天富贵到我家时,杨坚的做法,让他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定下的首任三省最高长官分别是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颖,内史监虞庆则,内史令李德林。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个选择大吃一惊,因为这三个人在北周时期,根本就不是啥厉害的大人物,无权无势的人。就像高颖,他之前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下级官员。说起出身,李德林出身北齐,更加偏远。而虞庆则虽然是一个刚刚入仕的新人,但他值得一提,虞庆则本来姓鱼,据史书记载,他祖上是汉人,在十六国时期迁入灵武,自此世居于此。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性情剔透,加上他自幼在北方边境长大,性情也偏胡人一些。还精通鲜卑语言,而且还擅长骑射,当地的豪杰也对他很是敬畏,武艺高强是一方面,关键他还饱读诗书。高颖在相府的时,就把虞庆则推荐给了杨坚,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让他担任相府司录。登基后杨坚也没有忘记他,大力提拔他为首任三省最高首脑之一。

出身代表不了一切,就像李德林,虽出身北齐,但他本人,多谋善断,而且文采斐然,能力超群。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时军书日以百数,德林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

大致意思说,当时每天需要起草的军事文书有百份之多,李德林一个人对着几个军中文秘口头表达,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口述完了,后面也不需要更改。可见其能力出众,文采斐然。

而这三人中有个人更为厉害,可谓是文武双全,他就是高颖。据《隋书·高颖传》记载,“颖明强,又习兵事,多计略”。在平定尉迟炯时,他就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军事能力,立下功劳。当高颖从前线荣耀归来后,杨坚亲自在卧室请他吃饭,这个殊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

整体来说,这三个人有做宰相的能力,但资历确实很浅,而且被杨坚搭配的很合理,能称得上当时的最强宰相阵容,由此可见杨坚的心思缜密,用人高超合理。有人升迁就会有人降职,与高颖等人的崛起相对应的是刘昉和郑译两人的失宠。如果说当初杨坚能够顺利辅政,那可离不开这两个人的功劳。于是这两人可是杨坚的心腹大臣,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登基后,可没少封赏了他俩,赏赐也不可计数。可经历了三总管之乱,杨坚逐渐发现这两个人靠不住,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给机会也把握不住。当前线缺乏督军时,杨坚希望他俩能够站出来,替自己分忧,可他俩一听打仗,左右推脱,你推我我推你,就是不去。不去就算了,他俩还添乱,杨坚为了平定三总管之乱,忙的不可开交,这两人却在贪图享乐中迷失自我了。整天欢天酒地,在其位也不谋其政,这就令杨坚很不爽,老子忙的焦头烂额,你们倒是爽了。这时候,杨坚就明白了,这两个人,搞点阴谋政变还行,真交给他俩国家大事,他俩还真不行。

终于,有人开始弹劾郑译了,说他和母亲分开过日子,这在今天看来很正常,但在当时可不得了,与母亲分开生活那你这是不孝顺父母,就是不孝,于是杨坚就下诏了,你,没错,就你郑译,也别在朝廷做官了,你也不是那块料,在家你也不孝敬母亲,我现在赐你一本《孝经》,你就在家好好读书,闭门思过吧。这是惩罚吗?不,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呀。郑译被如此对待,刘肪呢?杨坚称帝后,刘肪被晋封为柱国,改封为舒国公,赏赐也不计其数,还有免除十次死罪的特殊荣耀,不过,最终解释权归杨坚所有,赏赐很多,但唯独没有给他任何的官职,从此刘肪也只能赋闲在家。就这样隋朝建立的两大功臣就这样淡出了人们视线,退出了政治历史舞台。

小说《浅谈隋唐,尽数两朝天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